时间:2025-04-12 10:33
一、不给劳动合同违反了哪几条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不给劳动合同侵害了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及时提供。
二、不给劳动合同劳动者该如何依法维权
若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劳动者可按以下方式依法维权:
协商:这是首选方式,劳动者可直接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其提供一份加盖公章的劳动合同文本。
投诉: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仲裁或诉讼:若因用人单位未交付合同文本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赔偿损失。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不给劳动合同员工如何依法维权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依法这样维权:
首先,劳动者应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其提供一份已签订的劳动合同文本,注意留存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若沟通后用人单位仍拒绝提供,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也可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请求仲裁委裁决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并可主张因未拿到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赔偿。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提前解聘赔偿标准是什么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